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第2/4页)
一早一晚那工夫你干啥?子女校那一摊,你还得给我捎上!” 谢平笑着想了想,答道:“行!”那渠道底宽八十厘米,口宽三米一,深三米。走的那地段,二米六七往下,全是黑黏土。腥臭。跟糖稀似的粘锹。难往上甩的。站在渠底里,不靠点过人的臂力,咋弄也甩它不到渠帮上去。这十个人自然是老手。全是新生员。不慌不忙。在身前挖个小垱。蓄半挡水。下锹前,先蘸湿锹头,再一脚踩住“咕卿”一声剜出一块,撤右脚,猛拧腰,一弓一蹬斜起锹,带送带转往起抛。一天干下来,衣服裤子上溅住点泥巴的都算不得好手。 第二年,赵队长死了。死之前的五六天,也怪,突然不拉血了。竟然还能下地走动。他便让建国赶上毛驴车,驮起他,到挖渠工地上转去。看好下午五六点钟光景,早过了那阵懊热的劲头。黄黄的太阳歪到一边便见红。叫阿尔津山下那面大漫坡上两棵孤高的胡桐树,神出老长的阴影。工地上,那十个新生员全收罢工,走了。谢平在量工方,给每人记成绩;尔后擦洗铁锹,坐在高高的渠帮上,卷棵烟,吸着,独自待一会儿,送那西去的太阳进老风口。 赵长泰慢慢爬上渠帮,虚汗儒湿了他稀疏的额发。他没让儿子搀扶,只是叫他守着毛驴车,等在渠下。 谢平扶着赵队长,在渠上慢慢走了一段。 “要挖六年,耐得下心吗?”赵长泰问。 “反正不干这,就干那。总得干一样。六年、七年,对我都一样。”谢平答道。 “自己有什么想法?” “自己?没有…” “真没有?” “从五号圈出来,我觉得哪儿都是天堂。”谢平眯细了眼,瞅瞅西天的火烧云, “…哪都一样…” “挺满足?” “…”谢平不回答。烟草大劣。嘴里发苦。他用力啤了口唾沫。 “为什么不吭气?” ‘你们不就是要我这个样吗?“谢平用铁锹挑起一块拳头大的鹅卵石,狠狠地朝渠对崖一只蹲在洞口傻看的上拨鼠拍去。卵石砸在离土拨鼠几厘米的地方,吓得它出溜一下,缩回洞里去了。 “那么,是我们让你产生了这种混账想法?” “如果这么想的就是混账东西,那么我周围…这号的混账东西就太多了。” “谢平,我是决计看不到你挖成这条渠的了。也许明天…也许明年…说不准在哪一个倒霉的早晨,或许夜晚,我就‘塔尸郎’了。我今天能出来走走…可但凡我那不争气的屁眼又闹腾起来关不住门,我就又不知到哪天才能出来再见天日。我总是放心不下你…”“我…好说。土拨鼠。给个拳头大的洞口,就能猫里边窝一冬…” ‘你是土拨鼠吗?你在青年班那会儿…“ “别再说那些了!”谢平叫道,咬着牙。他怕听见那些。怕人再提青年班。 “别说?为什么!” ‘为什么?你还要问我为什么?“谢平叫道。 “你害怕回过头去看自己。不敢回头去算自己的账…”赵长泰不想放过他。 “我求求你了。我没有过去!” “瞎话。” “就算它是瞎话。全是瞎话。瞎话。瞎话。瞎话——”谢平早就想这么嚷一嚷了。今天,他总算嚷了出来。 赵长泰抿住了嘴。从在试验站那会儿,他就看中了这个小年轻。有股子刚劲儿,憨气。俗话说“南人北相,北人南相”准有出息。他看这个上海来的娃子身上就有股北方人的火性子。赵长泰明白,自己得罪了羊马河几个头头,但凡一天不调离羊马河,他们决不会再让他抬头。而一般情况下,他们也是不会放他出羊马河地界的。他希望有成千上万个有文化的年轻人到这偏远的地方来。希望他们比他聪明,比他能于,比他有眼力,会折腾;终究能支撑出个局面来。他觉得场里那些人把他调去给这帮青年当“教师爷”算是他们“失策”他暗自高兴,决心在日久天长的厮磨中,把自己一二十年来的许多教训慢慢教给他们。他恨谢平耐不住性,燥热,急于去场部;也恨自己没能说服得了这小子,白叫他栽恁大个跟头。他曾料想自己后几年不会太太平平,但没料到这么快就不得不离开这帮年轻人。慢算算,自己没多少日子能待在这活人中间了。师部大医院的药方也止不住自己的“屁股眼子”他就知道自己活不长了。一个人能有多少血,经得起这么厨?!自己撒手走了,这地球还照样转,这太阳还照常东升西落。但…但…但什么呢?此时此刻,他真不知道该怎么向谢平说说今天特意上渠帮来找他的原委。能对他说:“傻小子,我这是跟你‘临终告别’呢!你还倔个啥呢?!”… 他慢慢挪了挪脚跟。脚底下的烂泥粘住了鞋底片。他说:“可你得记住我今天说的。我们…起码我,从没指望你到骆驼圈子来要变个土拨鼠!” “那你们到底要我咋样吗?”谢平叫道。 赵长泰从谢平手里拿过那把明光锃亮的铁锹,轻轻地在砂石上赠了蹭,尔后,出人意料,使尽全身力气,把它朝对过渠岸的泥堆上掷去。铁锹笔直地在空中划出一道银线“嗖”地插住在泥堆上了。赵队长毕竟力气不济,铁锹插进不深。铁锹把连连晃了几下,险些歪出来,掉渠底里。体虚。剧烈的心跳。胸口胀闷。胳膊酸软。赵长泰眼前一阵发黑,把谢平吓一跳,忙去扶住。他等自己喘定了,对谢平说:“谢平。比如这把铁锹。它是不会害怕人们用它去起圈、平地、挖渠、装车的。它决不怕跟粪、跟土、跟砂子、跟烂泥打交道。但它也决计不会在这种交道中,让自己就去变成粪、变成土。” “起风了。回吧…”谢平抓住他多汗、冰凉、瘦骨磷峋的手掌。 赵长泰不肯走。 “我跟你一样,参军前也是个学生…” “这我知道了。你回吧。着了凉,又不得了了。” “听着!那年修柳树沟水库。我是个热心分子。也是水库工地指挥部的副指挥。当时有不少同志指出,柳树沟修水库,会造成附近两个农场地下水位上升,地表土壤严重再生盐渍化,后果是难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