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起家1 (第2/2页)
明报上刊登。 更不说阿飞打扰了金云写作思路,金云先入为主,自然对阿飞没有好感,稿子也粗略扫了几章就被打上了yin言艳文的标签。 如果换做十年以后,那时香江武侠小说界人才凋零、好作品难寻,或者阿飞通过正常渠道清金云审阅寻秦记的话,明报绝对会抢着要 阿飞见事不可为,拿着稿子走出金云的办公室,走到门口时回头对金云笑道:“查先生,后会有期” 金云头也不抬,只是礼貌性地答了一句:“再见。” 金云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倪诳在明报上发表的小说也有rou戏,但都是情到浓时的男欢女爱,跟寻秦记赤。裸裸的爱。欲有本质区别,阿飞的小说明显艳俗了许多。 今年在明报连载十多年的卫斯理系列,出版了第一个单行本老猫,由此在香江引爆新一轮的卫斯理热,明报借着这股东风,销量一度达到了15万份。 黄玉朗见卫斯理大火,立即以千字500元的价码邀请倪诳写小说,创下了香江作家稿酬的新纪录。 如今倪诳正红的发紫,卫斯理系列的连锁在明报连载得好好的,金云疯了才会换下倪诳的卫斯理,转而刊载阿飞这新嫩菜鸟的寻秦记。 而且明报子创刊以来一直都坚持少使用震撼读者的大标题,而且亦同成报、星岛日报和新报一样没有“风月版”色。情报章。排版及色彩较单调,倾向使用中性用语。 明报的主要读者群以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经理和企业的决策人为主。他们通常有较高的收入和教育程度,是明报非常重要的读者群。所以,很多发表政见的广告,都在明报刊登。 明报也是香江教育机构较多订阅的报纸,香江的学校常把明报列为强制的报纸订购,而明报亦时常为学生提供特别优惠及举行活动。 从任何方面考虑,明报都不会贸然刊登这种小说降低自己格调的。 阿飞拿着被拒的稿子除了明报打楼,脸上强挂的笑容消失无踪。 “的士去东方日报”阿飞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来。 不就是明报吗香江的报纸多的是,老子就不信寻秦记投不出去 东方日报是香江的中文报章之一,是马惜入、马惜真兄弟创办,由东方报业集团发行,在阿飞的记忆中其自称连续35年"全香江销量第一"。 马氏兄弟的马氏家族是毒贩家族,被证实涉及贩卖毒品及有三合会犯罪组织十四k背景,马惜入被称为“白粉马”马惜真长期隐居湾湾,是香江有名的大毒枭,数十年来一直被香江政府通缉。在阿飞的记忆中这兄弟两人到死都是香江政府通缉中的大毒枭。而马氏家族的合法事业,在香江和全世界继续发展。马氏家族在英伦的财产极多,在其首都市中心金融区和西敏区拥有一整排的办公大楼。东方报业集团是他们事业成就最显著的一个实例。后来发展为远东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 七十年代是香江报纸最繁荣的时期,巴掌大的香江,竟然同时拥有近70家报纸。经过激烈的竞争和优胜劣汰,香江报纸到1982年只剩下55家,1997年只剩下38家。 按照此时香江的人口与报纸总发行量来计算,差不多每两个半香江人就会购买一份报纸,这个数据在亚洲仅次于天皇家。 如此多的报纸,如此激烈的媒体竞争,阿飞手里有一部好的小说,他怎么也不相信会没有慧眼识珠的人。 :\\、\ 既然明报不要,阿飞自然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他还有另外两个最佳选择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 在香江就明报、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这三家报纸的销量最大,你追我赶的轮流坐庄“报纸销量冠军”每期的销量都有十万份出头。 这段时间明报由于卫斯理系列的再度火爆,销量一度突破15万份,让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大为头疼。阿飞此时把寻秦记送上门去,如果这两家报纸的编辑有眼光的话,应该会如获至宝、大加包装推广。 阿飞首先去的就是东方日报,这家报纸经常自称香江销量第一,此次连续几个月销量被明报压着,他们应该最急才是。 东方日报看来要比明报那边的人机警得多,阿飞刚开口打听总编室在哪儿,就有大厅接待小姐过来问:“这位先生找总编有什么事吗” 阿飞吸取前面的教训,换了个说法道:“我是一名小说作家,你们总编给我打电话,约我来谈出版的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