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3章 (第2/5页)
比任何人都需要观众,只是:他能够在那一刻把观众忽略掉,忘乎所以,如痴人那样脑中空空。我爸爸,他必须有人旁观才能进入无人之境。 贺叔叔和我爸爸,带着他们不寻常的友情,进入了六十年代。一些时尚和口号,在悄悄地死,悄悄地生。 记得贺叔叔的“小灶”吧?那个绿色碗橱纱的屏风。 人们在食堂读着黑板上的菜谱,一面看我爸爸被厨房杂工叫进屏风内。食堂内吵闹得像火车站。贺叔叔同我爸爸的交谈一点声息也没有。一只食堂喂的猪在买饭的队伍里撞来撞去。人们常看见我爸爸张大嘴笑,兴奋得坐也坐不住,椅子在他屁股下前伏后仰,往往只有两条椅子腿支着地。有时他干脆不坐,绕着圆桌,绕着一块块往嘴里填馒头的贺叔叔踱步。有时他手里有一摞稿纸,人们猜那便是爸爸在帮贺叔叔润色的一部长篇小说。事实上,我爸爸是从头到尾在替贺叔叔写这部近百万字的作品。 根据贺叔叔一叠笔记。 注意另一个事实:没有贺叔叔救助,我爸爸此刻正在同其他右派们结伴挑粪上,填装炸药炸筑水坝的石头。好一点,或许正在土坯教室里教七岁到十六岁的一年级生。 最强,是去个边城做文化馆干事,办小城中大户人家的红白喜事。 我爸爸之所以还在这个凹字形红砖办公楼里领工资和粮票,还能在这个省城报刊上持一个令人耳熟的名声,你知道,是归功贺叔叔的。一天,贺叔叔说起想请个人帮他整理份小说初稿,我爸爸立刻就说:我来吧。在此话脱口时,我爸爸非常差窘,两个耳朵边沿充了血红得晶莹,是生怕他报德的急切让贺叔叔看破,再看小。 此后,常在绿纱屏风后面,贺叔叔听我爸爸向他讲述小说的进展。 我知道。从八岁到十一岁,我已知道我们家所有的事。我知道我爸爸在两个大书架建造的“书房”里,集中精力完成贺叔叔那部近百万字的著作。集中精力于护住我们拥有的这两间只需五元租金的房子。护住年幼早熟的我和他那书架搭起的自治区。一进人那里,就听见他裤带上金属环扣的击碰声,那是他在脱下外裤,只穿长内裤或短内裤坐在三尺长一尺宽的书案前。 我十岁了。 大饥荒。 不,我不记得。我还不知道用什么字眼来形容饥饿。 这个词在我们社会的进行时态中是不存在的,被涂抹了。 饥饿的生理感觉被否认掉了。如同所有rou体的需求,对于其存在不给予认同和理会。我们的生活情景被预定,其中充满阳光和希望,充满非生理的幸福。因此。生理的痛苦,诸如饥饿便是没有名分的感受;它存在,我们却无法将它命名。同其他建立在相同理想的国家一样,饥饿的痛苦是正常现象,是必然,却又是每个人该去悄默承受的。 理想主义从一开始就伴同着饥饿。 三年的大饥荒是用别的字眼来取代的,比如:三年自然灾害。 因此饥饿在我记忆中是别的一些概念,比如:朗读会。 不知为什么,那么多诗人从饥饿中产生。那样的朗读会在大饥荒的三年中特别盛行。 注意到了。但美国作家和诗人们的朗读会是同志式的沟通,战友式的相互支持。 并不普遍。中国作家很少当众朗读他们未完成的作品。抑或完成的。 也许他们认为作家更应该作为文字和语言活着。 很多!让你不得不暗暗捉摸:诗歌和饥饿之间,是否有着必然联系。 那些朗读会总伴有餐会。一张粉红色菲薄的餐券,凭它去领一份米饭,上面覆盖着黄豆rou丁。rou丁常常是豆腐干丁,据说营养是一样的。那是秋天的一个周末。我mama从下午就进入了朗读会(餐会)的氛围。她打开箱子,拨开一层层樟脑球,拿出裙子和旗袍。我们家没有能让她看见全身的镜子,她就站到凳子上,拿一件件衣服到脖子上对比颜色。 爸爸从书房伸出头说:别穿紫红的,花鼓灯似的! 我妈跳下凳子,换一件秋香色,又飞快站上凳子。 我发现这天爸爸特别在意mama的打扮。连她往脸上扑粉,他都疑惑地瞪着眼。mama说,怎么这样婆婆mama呀,又不是你上台。我爸爸不吱声,看她手腕子一抖一抖,黄面色渐渐消失了。mama眼睛紧闭,微皱眉头,给粉呛得直要咳嗽,他看mama拿出铅笔,在舌尖上蘸了蘸,去勾画扑进粉里的眉毛。mama使劲睁开眼。使劲瞪着镜子,爸爸也帮她瞪着。我妈从镜子里看我爸一眼,说,你给老贺把生字标出来了吗?爸爸嗯一声。 mama最后打开口红盖子。口红也是祖母留下的。我常常背着mama打开它。一旋开那子弹壳似的铜帽儿,一股油哈味就冒出来。红颜色也不新鲜,看去也哈了。陈旧的唇膏使mama微翘起嘴,喘息短促微弱了,像祖母。 我们准备出门时。贺叔叔一迈腿从栅栏上跨进来,他目光躲开娟秀而古怪的mama,看着我说,这么漂亮啊!我知道他实际上是在说我mama。爸爸旱有准备,从风衣口袋里拿出一叠稿纸,递给贺叔叔说,先看一遍,字要是不熟,多念两遍。贺叔叔笑笑说:我的故事我还念不出来? 爸爸说,有些字我怕你不认得,给你注了同音字。贺叔叔大声说,我那么笨?没吃过猪rou见过猪走吧? 两人撇下mama和我,先走了,又一块停下脚,哈哈地笑。爸爸再次停下,独自笑,良久不往前走。 男人和女人;花露水和雪花膏的气味;酱油气味,人人捧着一个大搪瓷盘子,持一柄搪瓷勺子,吃着酱色浓重的饭莱。 近处是我mama。她一边细细地吃一边机警地四处望,想找个地方把她盘子里的东西倒进随身带来的饭盒里,带回去添加些蔬菜,又变成三人的一顿晚餐。 远处是贺叔叔和爸爸,站在楼梯****淡。爸爸手里端一大盘食料,不曾动过几口;贺叔叔却空着手。他吃“小灶”rou丁是真的rou,不是滚上一层酱的发酸的豆腐干。 一些人上来向贺叔叔躬躬身,握手。又一些人上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