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节反恐部队 (第2/3页)
察第9大队。该大队于1972年成立,20年来,他们南征北战,东拚西杀,屡见奇功,被称之为反劫机高手的“德意志捷豹”其总部设在波恩东部南郊30公里处。拥有队员3O0人,编制4个突击小分队,每个小分队47-75人。行动时的基本作战单位是特别行动小组,每组5人。1977年IO月,联邦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班机连同79名人质被4名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飞往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国际机场。德国政府迅速作出反应。出动第9边防警察大队执行了“代号魔火”行动的营救人员行动。行动中,该部队利用闪光爆震弹爆炸为掩护,趁恐怖分子惊慌之际冲入机舱,击毙4名恐怖分子。俘虏1名。被劫的人质安全无险.从发起攻击到结束战斗,前后不到5分钟。 六、“应头套”——意大利反恐怖部队。 意大利反恐怖部队主要是空军特别行动勤务组。它成立之初,成员80名,都是从陆军空降旅第一空降骑兵营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精英,体能和智能非常突击,是名副其实的“超级枪骑兵”其直接受命于意大利政府总理、内政部长、国防部长,基地设在意大利利沃尔诺市附近的阿尔登扎镇。现有人员200人,下设两个突击队,每个中队各有一个狙击侦搜队,是特勤队中最精干的单位。队员们都是擒拿格斗的高手,精通中国武术和日本柔道,个个又都是神枪手。都能熟练使用轻武器,并精通驾驶技术、潜水、紧急着陆和跳伞作战技能等。平时,有一个24小时警戒待命组。一有任务,第一组接到命令后,可随时出发到任何地点执行任务;第二预备待命组即做好出发准备。如情况紧急时,第三行动组可在3个小时内完成准备状态。为保持机动能力,编制装备有运输车、直升机、运输机。至此,出征1300多次。1981年12月,美国驻北约负责南欧地面部队后勤和行政工作的副参谋长多齐尔陆军准将,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城的家中被4名“红色旅”恐怖分子绑架到了帕多瓦小镇一家名为“迪亚”的超级市场上面的公寓大楼二层。突击队接到命令后火速赶到出事地点,在不到2分钟时间内,一枪未放就生擒了4名恐怖分子,安全地解救出了多齐尔将军。 七、“雷霆”——波兰反恐怖部队。 波兰反恐怖部队主要力量是机动反应特战群。1994年8月至12月,一批波兰军人参加了海地太子港联合国“支持民主行动”这批在海地值勤的军人,正是波兰最精锐的特种部队——“机动反应特战群”在波兰国内素有“雷霆”部队之称。1990年,波兰驻贝鲁大使馆受到恐怖分子袭击,这种挑战使波兰政府意识到,国内防止和反击恐怖主义固然重要。因此建立了第一支专业的反恐怖特种部队——波兰“机动反应特战群”、在这支部队建立之初,得到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特战指挥部的大力援助,在部队规模上与美国“三角洲”部队类似,采取大编制,但以小组为主体进行战斗的形式,每组4人。队员们都具有合格的野战救护技能和体能心理能力。与其他国家不同之处,队员中有女性。平时,队员主要进行营救人质训练、各种渗透突击技能训练。如空降、水面及水下渗透方式,专由第6空降突击师及第7海上突击师负责训练。反劫机训练则由波兰国家航空公司提供有关设施,进行实际机体模型的突击训练。由于波兰境内港湾、河道甚多,恐怖分子可能对水上目标进行破坏。船只、油井及商船的反劫持渗透突击,也是“机动反应特战群”的训练项目之一。此外,经过搜集情报与从事间谍活动的训练,要求每人都必须熟练地掌握两种外语。以便执行情报侦搜和反间谍任务。1994年,该特战群参加了联合国维和部队行动,在海地出色地完成了保护联合国重要官员。平息当地的暴乱及营救人质等任务。 八、“雄鹰”——日本反恐怖部队。 截止到1996年4月3日,日本警察厅已在全国7个都、道、府、县正式组建了对付恐怖袭击和其它突发事件的特种部队,名为反恐怖特种“雄鹰”部队、这支部队的雏形即东京警视厅和大阪府警察本部特种部队。始建于1977年底,是模仿美国、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特种部队建立的。这支部队的出现源于1977年9月日本赤军分子劫持了一架日本民航客机事件,日本政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向劫机恐怖分子屈服,采取“超法规措施”将正在狱中服刑的6名日本赤军分子释放,遭到国际社会的耻笑。这一事件促使日本政府决意要培养一批反恐怖突击力量。最初筹组的特种部队有两个分队,一支属东京警视厅的第6机动队,一支属大阪府警察本部。正式组建的特种“雄鹰”奇袭部队。是在原有的两支特种部队的基础上进行改组和强化。此外在日本,还有一支有实无名、具有反恐怖作战职能的特种部队。这就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第1空降旅第101财空降大队。这支在名义上仅为普通伞兵部队的特种部队,自建立以来就以在敌后进行侦察、破坏、袭击作战为己任。为了保密需要,第101空降大队,在国内执行反恐怖任务时全部以警察身份出现,而且每战必胜,成为日本自卫队中的精锐。 九、“中东飞虎”——以色列反恐怖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