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吐谷浑投降了 (第2/3页)
个话题。 “我们去库山,那里有一个险地,咱们可以在那里与吐蕃展开战斗,当然如果他们不战的话就更好,咱们也不缺物资,而且援军就快来了,到时两方夹击他们,胜面会更大。”林亦终于可以冷静的思考了。 “库山?你是说在山坳那里吗?”长孙冲记得自己好像经过那里。 “没错,我会一个迷阵,可以布置在山坳前面。到时让敌人不知不觉的走进山坳里,打起来会更省事。”林亦的主意层出不穷。 “那太好了。就算咱们人少也一定会赢的。”李承乾的信心满满。 “等段将军他们回来,咱们就向库山出发吧。”长孙冲也赞同李承乾的想法。只要林亦的脑子还正常,他们就输不了。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鏖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还不错,不过时间倒是出乎了朕的意料了。”李世民放下了奏折。 “皇上,战场上瞬息万变,也许是出了点意外呢,但结果还是好的。”高公公习惯性的弯着腰。笑着劝慰着李世民。 “哈哈哈…朕这个将军出身的人哪里能不知道?还用你来开解?”李世民哈哈大笑,他只是感慨一下,却惹来了高公公的这样说词,还真是有趣。 “老奴让皇上见笑了。” “皇后娘娘到…”外面传来了通报声。 “观音婢,你怎么将兕子也抱来了?”李世民惊奇的问。 “这两天她也不知道怎么了,只要我一离身,她就开始哭,没办法,只有抱着了。”长孙皇后的语气虽然有些抱怨。但脸上却是一副幸福的表情,好像很喜欢兕子这样的依赖。 “来,给朕抱抱。”李世民很喜欢女儿,对待他的所有女儿都比儿子宽容了许多。也宠爱了许多。 “皇上小心,对了,臣妾听说有奏折回来?高明他们如何了?”长孙皇后不怎么关心战报。大唐胜利是必然的,她只是担心自己的儿子。 “高明他们倒是还好。在奏折上段志玄将他们夸得天上有地上无的,不过朕的密报却说高明很喜欢战场。总是往前冲,但好在长孙冲会把握一个度,只是…林亦好像有些不太正常,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李世民说着说着眉头就皱了起来。 密报中只写了中山王与以往有些不同,听长孙冲他们聊天,好像是遇到了什么问题,但那侍卫却听不到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也就没写。 “这个…只有等他回来再问了,不过吐蕃的大军会不会截住他们返回啊?”这是长孙皇后最为关心的。 “会,一定会的,朕只希望援军能及时赶到,也许现在他们已经碰到吐蕃的部队了。”李世民眯着眼用手指敲着桌面。 他已经让援军加急赶路了,但算日子的话,也不一定赶得上,李世民不太担心,那些将军都是身经百战的,相信这么一点小坎坷应该难不住他们。 “要是小亦的超大飞行艇建好就好了,那样就不怕任何人的围困和攻打了,随时都可以调人去,也可以接人回来。”长孙皇后真是有点遗憾,飞行艇真的造得有些晚了。 “呵呵,也无防的,朕已经让人驾着那飞行艇给他们送粮草去了,顺便也将林亦用的飞行艇开回来,运个几趟粮草,相信他们能够坚持下去的。”李世民知道打仗最重要的是什么,只要粮草跟上了,一切都好办。 特别是还有那种真空压缩的食物,在冬天的气候中,放三个月都不会坏的。 “那要不要将高明他们接回来呢?”长孙皇后从内心里想让自己的孩子回到安全的地方,高明在外,特别还是在战场,她连睡觉都不安稳。 “怎么能接回来呢?他是监军啊,总不能仗打到一半,他就撤吧,那与逃跑何异?”李世民是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做出这种事的,别说其他的,只是丢人就丢不起了。 到时人家会怎么说?太子上战场捞了一点战功就回来了,连吐蕃的战斗都没参与,这种遇难则退的态度会让人记一辈子的,哪怕最后李承乾继承了皇位,这也是他的一个污点。 “唉…臣妾担心他。”长孙皇后又接过了自己的女儿,让李世民逗一会儿还成,让他总抱着,他也会烦的。 “没事的,不经风雨哪能长大!以后他的担子会更重的。”李世民拍拍皇后的背,他安慰不了她,只能稍微劝劝。 “说到这里,青雀他最近很乖啊。”长孙皇后若有所思的道。 这两个儿子真是不让人省心啊,幸好还有一个稚奴很乖很孝顺的,让她有些安慰。 “是很乖。但就怕…”李世民摇摇头,他对李泰的监视一直都没放松。 “怕什么?青雀很聪明的。他应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长孙皇后说道。只是语气没有那么坚定。 李世民只是微微摇头,如果李泰真的知道,就不会搞出这么多的事了。 李泰低调再低调,他最近跟那些交好的文臣都不联系了,伍六也只是乖乖的值勤,不再与外面的任何人交往。 朱坤死了之后,李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