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2/6页)
村里几十年才出了他这么一位大学生。邓家祖辈都是农民,现在却终于有了他这么一位吃国家商品粮的,怎么能不让家里人感到骄傲呢。邓一群感到自己和家人的隔膜,他们不会理解的。他的烦恼他们永远也不能理解,因为他们是农民,没有接受过好的文化教育。“人生识字糊涂始”而他们是没有这种糊涂的感叹的。这就是一种他们之间的差别和距离,他想。 回到村里的那个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哥哥家的那张圆桌上,面对着一盏油灯,大家都有点兴奋地讨论邓一群回来的问题(除了他本人)。他们企盼他回来,因为他是全家人的一张王牌。他就是家里人的一张光荣而巨大的脸面。他是全家人精神上的强大支柱。 尽管作为一个青年学生的邓一群当时的见识和阅历是有限的,但是他仍然强烈地感受到故乡(四年的大学生活,他已经从心里把这里称作故乡,而不是家乡)与外面世界的巨大反差。这里差不多是苏北大平原上最贫困的地方,偏僻、落后,几十年面貌不变。这里的老百姓,混沌愚昧,不知天高地厚,有时相当自卑,有时又妄自尊大。年轻的邓一群不想再回到这个地方来,如果能分配到县政府机关,他当然非常高兴,但分配到一个小小的企业,他在情感上却是不能接受的。既然别人能分到机关,为什么他不能够呢?虽然他没有后台,但他认为自己在本质上同别的同学是一样的,他不能不比较。 村子里静得很,连一声狗叫也听不到。一轮月亮静静地、清冷地挂在屋外的天空上。屋里则是另一种气氛,热烈而温暖。他毕业回来,家里人的腰杆子就自觉硬了一些。 “我中午看到了村长,喝了酒,脸红红的,就像一张熏烧猪屁股。过去他架子大得像天哩,可这回不知触着什么筋了,冲我点头一笑,可我没理他。”大姐邓玉梅说。 “三哥回来后,村里的那些大户人家就再也不敢那么嚣张地欺负我们了。”小妹也很高兴。 嫂子刘正菊说:“村长家的那个大闺女周小红,现在是村里的小学教师了。”她内心里希望这个家里唯一有出息的小叔子分配回来,哪怕分配到乡里,再娶个村干部的女儿才好呢。那样,他们这一家就有了很好的靠山了。哥哥邓一彬从鼻子里哼一声,说:“什么小学教师,不过是个代课的罢了。”刘正菊不服气了,说:“代课怎么了?代着代着就能转掉了,我伯父家媳妇的二表亲家的小子过去也是代课教师,人家现在已经转正了,一个月拿好几百块钱。”哥哥说:“他村长能当一辈子?” 邓一群的mama说:“那个闺女我见过呢,一群,她初中和你是同学么,有一回我上街看见了她,她对我客气得不得了,一个劲地问你现在怎么样,谈了女朋友没有。”二哥邓一明说:“你看那个丫头胖得不得了,疯得不像样子,穿的那个叫什么健美裤,屁股沟看得一清二楚的,我看她不是好东西。”邓一群听得就在心里笑了,知道他二哥邓一明在心里对村里所有的年轻姑娘都怀有一种莫名的轻蔑。大嫂刘正菊正在一边切猪草,她听了就抬起头,用力甩了一下头发,用刀拍着砧板,用教训的口气对邓一明说:“哼,人家不是好东西,就你是好东西?人家不是好东西也不会正眼瞧你一眼。” 刘正菊从心眼里瞧不起她的这个小叔子,整天晃晃荡荡的,二十好几的人了,没有个正经相,村里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说是说过好几个,可都是人家姑娘不愿意。他也涎着脸,求她在她的娘家给他找姑娘,她愣是没理他。她不想让她的娘家人笑话。有几次她娘家来过几个姑娘,到这里想找季节工做,他打眼看上了一个,就赖在她家里不走,泡着,可她就是故意不理他。现在邓一明说这样的话,她就怀疑他是故意这样说,他对她心里有恨。她的meimei到她家来,也穿过那种健美裤。她meimei也有二十岁了,高中毕业了在家里没事干,又不想劳动,整天想着到城里去打工,可城里哪里需要她们呢。她就想着在不远的街上开一家烫发店。刘正菊也看不惯meimei的那种裤子,那样的裤子跟光屁股有什么两样?要是她,打死了也不穿。这样的姑娘只会好吃懒做。但她是她的meimei,她不能说。丫头长得倒是很漂亮,但就是因为漂亮,才让她这个做jiejie的不能放心。前一年夏天,丫头在家里和父母吵翻了,就到她家里来,什么活也不帮她干,整天在家里看杂志(她在心里说:过去在学校里学习不用功,现在倒认起真来了),要不就是到村口的小店去买零食吃。她有时看见自己的男人看他的小姨子的眼神都有点不正常了,心里不由得担心起来,就把meimei撵了回去。在心里,她也就知道,但凡男人都是馋猫,总想偷点腥吃。只是她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男人,永远是吃着碗里的,还要想着锅里的。有了老婆,还要想着小姨子。自己嘴里嚼着的rou,永远不及别人嘴里嚼着的香。 邓一群知道自己对家人意义的重要。全家人都把他看作是改变命运的福星。在这个村子里,九成人家姓陈。陈是大姓,然后依次是朱、廖、江、刘。姓邓的只有他们一家,很多时候势单力薄。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是不知道家族的力量的。邓一群清楚得很。但他如果不能分配在政府部门,而只是分配在什么机械厂,那么他对这个家庭有什么庇护作用呢?没有。 就在那次毕业生会议上,有一个女生引起了邓一群的注意。在发言的时候,他听到她介绍自己是师大的。南方师大跟他所在的南方大学靠得很近,只有两站路。假若从城市上面做一个俯视,它们就像是紧挨在一起的两个绿色花园。平时这两个学校的学生经常走动,还有跨校恋爱的。邓一群过去也随别的同学去过师大,举办过同乡联欢会,但仿佛从没见过她。她学的是中文。她的发言颇受人事局的领导注意,因为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