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魅影_第十二回佛心魅影庭狂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回佛心魅影庭狂澜 (第1/4页)

    第十二回 洞庭狂澜

    晚上,东野骧、东方木回来了。

    两个老儿把班主一家和飞燕、光灿、林麟叫来,说有事相商。

    林麟没在房中,不知哪儿去了。

    东方木道:“今日我二人走了些地方,听到不少消息。不是说‘紫晶白玉马’到了洞庭三霸手中吗?岳州的茶楼酒肆都是这么说。有人说在三霸老大骆天龙祝寿寿宴上,骆老头子要把‘紫晶白玉马’拿出来给大家饱眼福,说得真是有眼有鼻,不由人不信。”

    东野骧道:“据说,这‘紫晶白玉马’是朋友送给他做寿礼的。”

    东方木又道:“洞庭三霸结交黑白道上的朋友,在两湖一带势力颇大,依我老儿想,说不定有人把此物当贺礼呢。”

    光灿问道:“前辈,白玉马是黑煞凶神必得之物,洞庭三霸敢当着众人面收下吗?”

    东方木道:“我老儿也有所怀疑。这洞庭三霸在水上称雄。为人也算耿直,就看他把玉马作何安置。”

    谢飞燕道:“如果他们当真拿出来怎么办呢?要不要动手去抢?”

    东方木道:“抢不得抢不得,当着天下英雄的面,不成了众矢之的了吗?”

    光灿道:“何不一旁观看,待机而动?”

    张大成道:“此言有理,还是先袖手旁观为妙,依在下想来,此物本届阁皂山白云观主看守,说不定他们也来了呢。”

    东野骧道:“来了来了,岂止这些老道,就是少林的老和尚也来了呢!”

    光灿道:“前辈,这洞庭三霸既知此物为白云观所有,为何不原璧奉还呢?此物乃稀世奇珍,不怕引起人觊觎吗?”

    东方木道:“老兄弟说得不错。但白玉马的用处江湖已知,至于藏在何处,一向守秘,普天下并不知情。”

    吴玉芹道:“呀,白玉马被盗,不是针拨灯盏——挑明了吗?还能不泄出去呀!”

    东野骧笑道:“对对,还是你这娘们聪明,老醉鬼笨透啦!”

    张克虎道:“洞庭三霸何日祝寿?”

    东方木道:“后日,在君山设宴。”

    张云雁问:“我们要去吗?”

    东方木道:“自然要去,就说去祝寿吧!”

    张大成道:“如此甚好,‘鸿雁’本是舞队,正该去演出。”

    东野骧道:“大家都去最好,人家看不出我们的来路,我们却可以伺机而动。”

    张大成道:“人家不准去呢?”

    东方木道:“不妨,明日你带两人拿着拜帖去,有‘鸿雁’这么出名的舞队献艺祝寿,他们哪会拒之于门外?”

    张大成道:“如此甚好,我明日与克虎、吴杰去吧。”

    计议已定,遂各自回房。

    谢飞燕与张云雁同住一屋,白天她俩未去缝制新衣,只因张云雁有些闷闷不乐,飞燕就留下陪她。

    此刻两人一出屋子,张云雁就忍不住对飞燕道:“燕姐,林少侠哪里去了,有事也找不到他。”

    谢飞燕道:“想是出外打探消息或访友去了吧。”

    张云雁不作声了,显得少精无神的。

    谢飞燕心中明白,但不好说出口。

    回到屋里,张云雁和衣躺在床上,呆望着天花板出神。

    谢飞燕暗暗叹息,取出针线连衣服。

    只要院子里有脚步声,张云雁便忍不住扭头向外倾听,听出不是她要等的人,便失望地又去瞧天花板。

    过了一个时辰,谢飞燕女红做完,该睡觉了,才听院里有人讲话,原来是林麟回来了。

    张云雁一骨碌滚下床,道:“我去爹妈那儿有事,一会就来。”

    谢飞燕点头答应。

    院子里传来了林麟与云雁的对话声。

    林麟:“咦,雁妹还没睡啊?”

    云雁道:“你上哪儿去啦,醉师傅他们找你有事呢。”

    林麟:“是吗?愚兄晚饭时出去闲走,却遇到一位江湖朋友,我们便到他下榻处叙谈去了。老前辈找我有什么事吗?”

    云雁把大家商议的事讲了。

    林麟道:“好的,后天去洞庭湖,这次总算知道紫晶白玉马的下落了!”

    云雁道:“说不定要动刀子呢!”

    林麟道:“那也是没法子的事。”

    云雁道:“麟哥,你去过岳阳楼了吗?”

    林麟道:“两年前去过的。”

    云雁道:“好极啦,明日带我和燕姐去好吗?”

    林麟道:“这个…真对不起雁妹,愚兄与友人相约,改日再去吧。”

    云雁埋怨道:“你就不能回绝了朋友吗?”

    林麟道:“改日我们再去,不也一样吗了”

    云雁不再作声,气冲冲推门进来“乒”一声将门关上,插了插梢。

    飞燕已经睡在床上,装作倦意已浓,快睡着了。

    云雁也默默脱了衣服,吹熄了灯。

    第二日,林麟一整天都不见露面,云雁更是闷闷不乐,飞燕不好说什么,只得由她去。

    第三天一早“鸿雁班”全体,步行到了洞庭湖畔。

    人才到,早有几名穿黑衣的壮汉上来问询,得知是“鸿雁班”后,马上请他们下船。

    这是一只双桅大船,二十多人在里面,还显得十分宽松。

    也许,昨晚班主的话犹在耳际,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