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术天下_第218章皇后是太后一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8章皇后是太后一党 (第3/3页)

么大事没有?”

    张让迟疑了一会儿。就说道:“回皇后娘娘。太后娘娘昨夜派人暗中联络陈留庶人,与几位周家握有重兵的将领。意图废黜万岁爷,迎立陈留庶人。幸万岁爷英明,发现逆谋。陈留庶人畏罪自尽,亲笔写下谢罪表。皇上下旨要将那几位周家的将领革职,押送京师问罪。”

    我知道这不过是摆在表面,堂而皇之的说法罢了。但我还是吃了一惊,皇上的动作也太快了,只是贸然派人将周家这几个人拿问,万一这些人作乱怎么办?

    我急匆匆地走到了上书房,崔连贵一见我,忙迎上来给我请安。

    我只是含糊答了几句,我因崔连贵扼死世子昭这件事,对崔连贵这个人有些厌恶。

    我走了进去,就见皇上正背着双手站在窗下。皇上似乎是听见了我的脚步声,慢慢的回过头来。

    “陛下,早朝的事情臣妾已经知道了。”

    “朕正想告诉皇后,只是朕回宫的时候,皇后还在睡觉。”

    我心里不禁有些疑惑,难道是我今天早晨听错了?皇上不是有事要瞒着我?

    皇上接着说道:“昨天皇后告诉过朕之后,朕就派了几个心腹骑着快马,伪作太后娘娘的信使,送信给那几个将领,只说是太后娘娘约他们某日起事,他们定不会心疑,一定会放松戒备。朕同时又派了御史领着禁军,拿着圣旨,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夺了他们地军权,只怕这些御史现在也快到了。”

    “陛下圣明。”

    皇上拿起一份奏折递给我“皇后看这个人如何?”

    我看了一眼奏折“陛下。范光佑这个人臣妾听说过,他是有名的酷吏。先帝因为他苛酷,将他贬到了边陲。如今陛下又提起他做什么?”

    “朕要升他的官。”

    我有些疑惑地看着皇上,皇上笑了“朕要将他调进都察院。让他审问谋逆一案。”

    “陛下,周家地这些将领位高权重,岂能由等闲官职地人审问?陛下将他调进督察院,想要委任他什么官职?”

    “朕自有安排。”

    我想了想,又接着说道:“陛下,我天朝尊崇儒术,儒家尚仁政,故此酷吏不为历代帝王所取。陛下如今将一个酷吏调到都察院。恐怕朝野会对陛下失望至极。”

    “皇后,常时用常法。如今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如今非严刑峻法,不足以治天下。”

    “陛下,尊儒,就是为了守礼。昔日周公制礼,以礼治天下。春秋战国,战乱不断,而礼制不衰。后秦国崇尚法家,虽励精图强。可只传二世,即国亡。原因非他,我华夏地大民众,单单依靠官员以法治国。恐有力所不逮之处。故各朝皆尊重儒术,以礼治国。上至帝王,下至百姓,无不恪守礼法,如此国方大治。”

    “皇后所言甚是,但皇后不要忘了。如今朕要改革军事,各方反对势力甚众。如今周家率先发难,地方各将领都在观望。如果朕不用酷吏来弹压他们。只怕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危机。”

    皇上又接着说道:“皇后熟知史实,可知几个知名的酷吏都产生于何时?”

    我略迟疑了一会儿“臣妾所知的酷吏,出名者无过于周兴、来俊臣。”

    “皇后说得不错,这两个人都是武则天时期地酷吏。武则天称帝,即所谓的武周革命。唐朝宗室纷纷反对。所以武则天设置酷吏来镇压他们。”

    我突然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皇上如今想对这些手握重兵的将领动手。只是又怕这样做让将士心寒,将来不肯用命,因此才想出要用酷吏来镇压他们。

    自古以来,历朝都尊崇儒术,儒家反对严刑峻法,因此各朝在尊崇儒家地同时,也反对酷吏。

    而所谓的酷吏,不过都是帝王棋局上的一枚棋子罢了。周兴、来俊臣得意之时,都是志得意满,却不知道武则天只不过是在利用他们而已,武则天在任用他们的时候就是把他们推向了绝路。

    武则天要称帝,作为一个女子,又不是非李唐王朝地后裔,其困难可想而知,尤其是来自李唐王室和李唐旧臣的阻力。武则天为排除这些阻力,不得不让酷吏走到前台来,让他们对反对地人大开杀戒。

    一旦这些反对地人被杀得差不多少了,武则天就处死了这些酷吏,因为这些酷吏已经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武则天实际上是把自己地罪过全让这些酷吏背负了,到最后,大臣们恨的不是武则天,而是这些酷吏。

    如今也是如此,皇上不想让这些将领恨自己,因此就把酷吏推到了前台。而对于酷吏而言,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路。

    我看着皇上“臣妾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皇上也笑了“朕有时常在想,朕与皇后与寻常夫妻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每日里所想的是柴米油盐,而朕与皇后想的是天下大事。”

    我低声说:“如果陛下和臣妾能像民间夫妇那样就好了。”

    皇上刚要说话,就听崔连贵在外面说:“万岁爷,昨天派出去地人回来复旨了。”

    皇上走了出去,我坐在书案后,闲得无事翻阅奏折。

    我突然看见一本奏折被压在最下面,忙抽出来细看。原来是隋俊文上表,只说我是太后娘娘一党,劝皇上废后。

    我脸色大变,这样的大事,皇上怎么没对我提及?昨晚皇上一个人在寝宫,看见我就藏在衣袖里的那个小木盒,里面究竟装的是什么?还有今早皇上究竟有什么事要瞒着我?

    这些疑惑,在我看到奏折之后,全都涌上我地心头。

    小江多说几句废话:这章的内容比较多,谈的主要是礼与法,儒家与法家的问题。因为不是学术论文,所以只写了与小说有关的部分。

    今天小江的生日,今天晚上再更一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