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94章军誓必诛 (第1/2页)
第994章 军誓必诛 华夏圣火传递第四十八日,远征军在英帅徐世绩的率领下,挥师返回长安。 同日,也是英雄纪念碑和忠烈祠的祭魂日。 全城出动,由华夏之主徐子陵率百官出洛阳北门,亲迎大军胜利班师。前锋三部,已经回达,但十万之数的华夏大军,还在洛阳城郊策骑而回。洛阳人早早在黄河渡口搭起了巨大的浮桥,准备好了祭祀的物品,以祭远征牺牲的英灵。 王师王通,于河边颂祭文招魂,人们燃起纸钱香烛,备下三牲六畜,rou包粽子,献祭守护华夏大地而牺牲的英魂们… 一束束干花,抛下水中;一串串鞭炮,竿悬炸响;一声声呼唤,响彻云霄;一次次落泪,母悲父痛。 英雄们的母亲们,亲人们,佩戴着大红花,站在最前沿。他们的儿子,他们的丈夫,他们的父亲,他们的亲人,也许永远也不能回来,但,她们在失去一个儿子的同时,多了许许多多的儿子。牺牲战士所在的队伍之中,有亲近的战友,带着并肩作战的兄弟骨灰,带着他们的遗愿,回来了… 他们在战场上同生共死,情同手兄,虽然现在天人两隔,生死相遥,但他们带着在天守望的兄弟回来了。 英雄们的骨灰,生前所用的甲铠刀兵,将统统放到忠烈祠中接受后人地供奉。 在洛阳中心大广场树立起来成为最高建筑的英雄纪念碑。刻着他们的名字,刻着他们在各大战役中地汗马功劳,浴血牺牲。华夏之主徐子陵亲迎歼灭西突厥的主帅徐世绩。又带华夏百官,洛阳民 众。向胜利归来地英雄们致敬,向所有含辛茹苦生育儿女,却又将他们送上战场卫护华夏的英雄母亲们致敬。 数十万洛阳人,以及偃师、虎牢、彭梁、襄阳等处赶来的人们,集结一起。同时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起北征的英雄们。 十万华夏士兵如龙延绵,他们一边敬礼迈步前进,一边唱起了军歌《精忠报国》 一遍又一遍,惹人神伤泪下,又热血暗涌,禁不住扬声和鸣。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腾马长啸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华夏要让四方,来贺。 华夏大地,曾有匈奴南下劫掠,后被大秦强汉所驱,又历五胡乱华百年之耻,家国破败,鲜卑突厥等族任意挥马南下,饮马黄河之滨,尽杀汉人之男,尽虏汉人之女,奇耻大辱,沉重如枷。 天不灭华夏,地不灭炎黄子孙… 当五胡乱华之际,有杀神冉闪抗御,破尽胡虏胆。惜英雄力尽,最终让胡族狼骑所害。 苍穹日转,数百年后,又出华夏圣王徐公子。市井混混出身,却惊为天人转世,识大义知悍勇,天纵之才,奇计百出,先平中原,再吞粟末,高句丽新罗百济俱归臣下,不可一世地东西突厥也先后被斩尽灭绝,大草原狼族,再无回天之日… 至今日,华夏民众,才一雪数百年之耻,才一洗数百年之颓,重振华夏雄风。 华夏第一次大阅兵仪式,于英雄纪念碑之前进行,由华夏精锐各部,以及李唐雄狮,接受华夏圣王徐子陵的检阅,振奋万民之心,也让世间各族,一览华夏雷霆之威。 新老名帅,悍勇战将,名士百官,俱在英雄纪念碑前集结,随华夏圣王徐子陵共同检阅华夏雄师。 由北门而进,每一支部队cao步进场,都会由金环真和周老叹昂声为大家介绍,包括他们的能力战绩。人们可以轻易地发现他们之中熟悉的部队,比如有偃师军、虎牢军、荥阳军、洛阳重建起来的禁卫军等等,也有一些人们不太熟悉但一眼可认出的特殊部队,由华夏四虎贲所率带的复仇骑、疾风轻骑、暴雷重骑、飞马精骑等名声极响的威名军士。 有一些大家并不熟悉的特殊部队,比如乌鸦斥候、血河卫、虎狼卫、锄jianian三部等等。 “现在正向大家走来的,是柳宗道将军和骆方将军所率带地血河卫,他们衣甲有着明显的特征,战衣浴血。”金环真的声音可以在大部队地cao步中清晰传入每一个人的耳鼓,极其透心,道:“血河卫曾经远征海外诸国,他们是第一批的斥候,为西征数万里雪域探出生命通道,让飞马第一精骑、瓦岗精锐和盟友吐谷浑勇士们顺利抵达海外目的地,与征夷平海王宋帅所率领地宋家水军陆战队胜利会师” “在血河卫后面的,是宋家最精锐的水军陆战队,是水战陆战都同样出色的勇士。海外诸国,数十万蛮夷悍族,都曾败倒在他们的脚下。底比斯女王伊塞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