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之发迹_第三百二十五章时间不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时间不多 (第2/3页)

南、暹罗、缅甸这些地方差远了,嘉庆也并没有放在心上。嘉庆感兴趣的是何贵在吕宋大炼钢铁。鼓捣出来什么锰钢炮跟新式火枪之外又弄出的一种“没艮口炮”据说这东西还是何贵偶尔跟士兵们交流的时候听某个不懂火炮知识地小兵蛋子瞎说,说什么大炮不就是个管子么之类,结果灵机一动,让新建成的轧钢厂弄出一了一个大铁管,管口足有一尺。之后,又让人弄出了一种炸药包…反正,零零碎碎的也没多少复杂地东西。可就是这东西,炸起来的威力巨大,听说光是爆炸的声音就能活活震死人。在平安婆罗洲土人叛乱的时候,这种炮被大量运用,说是往往一两炮下去就让几千土著投降,就是荷兰人的石堡也挡不住。

    如此威力巨大兼且制作简便地大炮自然让嘉庆心痒不已。如果真的方便,那可就是平叛的利器啊。射程近也无所谓,只要比弓箭远就行。所以,他也没耽误,也没有问何贵为什么上一次不一起送过来几门。只是立即派人去吕宋向何贵要技术。

    顺便,念在何贵弄出这么多东西,且吕宋也不安稳,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要跟人动武,他又赏下去一个“兼领兵部尚书衔”

    不过,除了武器方面,何贵在奏折还另外提了一些东西。比如说什么婆罗洲全岛面积有半个新疆那么大,而且地域富庶,物产丰富。如果大量开发,绝对比江浙两省要强,再加上同样富庶的吕宋…所以,何贵请求嘉庆,准许大清百姓前往吕宋与婆罗洲定居。一来,可以用巨量的土地来缓解国内紧张的土地供需矛盾;来,吕宋与婆罗洲等地土著甚多,数量远胜当地的大清子民,且多未开化,性情也属见利忘义之徒,极易翻脸。如今大清强势也就罢了,但长此以往,又有西洋各国从中捣鬼,这些人反反复复,最终消耗的还不是大清的国力?万一哪一天南洋总督衙门置不当,让西洋人或者土著又把这些地方占了去,大清的东南沿海不又重新暴露出来了?所以,最好地办法,就是大量移民,让大清子民在南洋的人口中占据多数。

    可以说,一开始的时候,嘉庆对何贵的这份奏言是感觉不太爽的。因为,嘉庆觉得何贵有些恃宠而骄。要知道,移民海外,一向以来就是朝廷禁止地。虽然这两年开了海禁,但惯性上地思维并不好改变,嘉庆与许多大臣甚至还没有真正承认吕宋就是大清国的领土,在他们地心里,吕宋到现在为止,还只是清廷为了报复洋人而暂时占领的一个大海岛罢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嘉庆却被何贵的提议深深的吸引了。

    婆罗洲有半个新疆大的土地,再加上吕宋…听说这些地方的稻米都是一季三熟,土地的肥沃程度甚至还要超过江南。当地地那些土著好吃懒做,听说就是因为不用劳作也几乎不会饿死。而自从他登基之后,各地造反叛乱的事情便接二连三,如今湖广一带依旧纷乱不堪。如此这些,还不就是因为何贵在奏折上所说的:土地兼并过于严重,大批的土地都被那些地主官僚占了去。而乾隆六十余年大义灭亲,滋生了大量的人口,使得人均土地占有面积急剧缩小,甚至于不能养活自身。这些自然就成为了国家动荡的一个根本原因。[无敌龙会员老刘手打整理]

    虽然,何贵在奏折上面用了许多没有听说过的词句,说得也有些刺耳,但他所点出的东西却让嘉庆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要知道,嘉庆自小便在皇室的严厉教育之下学过不少知识,如今被何贵提点一下,居然还真就得出了历代王朝兴替的一个结果:土地的重新分配!而大清国目前的情况…嘉庆越想越觉得心寒。他并非什么强势的君主,也谈不上多么英明。只能算是守成有余。所以,对那种可能会面临地局面,本能的有了一丝惧怕。

    “官员腐败虽是重要原因,但人口太多所造成地后果也不遑多让,老百姓但有一块地,能有口饭吃,谁愿提溜着脑袋造反?”

    当皇帝人在绝大多数的时候都不是傻子。虽然一般情况下,这些皇帝都远离民间,不知道天底下的老百姓到底是什么情况。可是,在人情事故方面想一想,他们还是能够得出一些结论的。何况,清代的帝皇们虽然爱摆臭架子,爱弄出大排场,最是口不对心地一伙人,但这一个朝代的皇室教育也是非常之严格。而且皇帝除了大臣,对民间事务他们也自有另外的了解渠道。所以,在接到何贵地奏折之后,又考虑了许久,嘉庆终于心动了。不过,心动归心动,在没有想过如何才能防止海外国民造反的措施之前,他还不打算将这种心动付诸行动。

    ****

    吕宋。

    何贵也并没有在意嘉庆一而再的升赏,相反,嘉庆能够让人把他的老婆送过来团聚一下的举动倒还让他蛮感激地。跟老婆两地分居的日子不好过呀,虽说他在吕宋也找过几个小妞儿,可终究不能贴心不是?一开始的时候,他甚至还担心那些吕宋小妞在翻云覆雨的时候给他来上一刀呢。后来虽然不这么想了,却还是没什么感觉。

    不过,跟先过来的师雨烟还有玉拉这一妻一妾热乎了一阵,顺便又过问了一下儿子何义的学业问题之后,何贵还是该干啥干啥。毕竟,现在的吕宋才刚刚开始发展没多久。而根据他的记忆,再过一年,乾隆就要死了!未来的时间里必定风云变幻。现在嘉庆虽然对他好像不错,可谁知道一年后会是什么情况?他这段时间上的那些奏章里面有些内容可是有些过于冒头儿了。虽然他表面地是一片苦口婆心,为国为民考虑的模样,嘉庆也没有说什么,但谁知道那位皇爷到底是怎么想的?清代的皇帝们可没几个好岛,什么“宁与外敌,不与家奴”的话可是让人骂了足足一百多年,对治下汉人地防范也从来都是小心小心再小心,从来没有真正地把占据国家绝大多数人口的汉人当成是子民。而且,吕宋这几年做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