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最难消受美人恩 (第1/5页)
第十四章--最难消受美人恩 第二天,当太阳爬出老高时,吕浩还在富士岛宾馆的大床上做着美梦。房间还是他和念桃一起住过的房间,不同的是,他这次可以睡大床,而不用再睡沙发了。可能是大床太舒服le,吕浩在睡梦中,居然就梦到自己成了神笔马良的朋友,那是吕浩小时候最喜欢听的一个故事。的是从前有个小孩子叫马良,因为的父亲、母亲死的早,他就靠自己打柴、割草过日子。他从小喜欢学画,可是,他连一支笔也没有!可他下决心学画时,每天用心苦练。他到山上打柴时,就折一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描飞鸟。他到河边割草时,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描游鱼。晚上,回到家里,拿了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又把白天描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没有笔,他照样学画画。有一个晚上,马良躺在窑洞里,因为他整天地干活、学画,已经很疲倦,一躺下来,就迷迷糊糊地睡着le。不知道什么时候,窑洞里亮起了一阵五彩的光芒,来了个白胡子的老人,把一支笔送给了马良,而马良便把这支笔借给了吕浩。吕浩开心死了,想着他等他回林县后,第一,马上给林县第一水泥厂画一台收尘设备,第二,给丽丽画一个如汪小娥一模一样的mama,第三,给死去的两名讨工程款的老人,画一堆的钱。正当他兴奋地拉着马良又跳又唱的时候,手机响了,吕浩迷迷糊糊地,这几天他真的是人累,心更累。一沾床,他就能呼呼大睡,一睡着就不知道醒。可是就算是这样,吕浩心里还是装着太多的事,手机的响声还是吵醒了他,他赶紧从枕头底下摸出手机,睡意朦胧地问:“谁啊?”♀♀hBook。。NeT “都太阳晒**了,你还在睡?”莫正南的声音传了过来,吕浩的睡意一下子惊得无影无踪,他赶紧从床上来了一个鲤鱼翻身,迅速地坐好:“是莫市长啊,我,我,”吕浩结巴了,他怎么解释呢?老板的电话来了,他还在问是谁,而且被老板质问这么晚还在睡觉,显然是工作不努力的原因,一离开老板的视线,工作就不主动,不积极,这怕有些在老板面前无法解释了。再了,吕浩做秘书的时候,可从来没迟过到的,总是早早就到了办公室,早早地为莫正南把开水烧水,办公室打扫干净,文件归类的归类,不要的处理掉。两年的秘书生活,吕浩算是尽职尽责的,可离开老板才几天,他怎么就睡着了呢? 吕浩一阵阵难过和内责,梦中马良也不见了,那支可以为他解决林县的神笔更是无影无踪。而他面对老板的指责时,竟是哑口无言,无从解释。 “你回琉州了?”莫正南接着问了一句。 “是的,莫市长,昨天想找您请教和指导一些问题,听您在省里开会,我就留在琉州等您回来。您已经回来了吗?”吕浩赶紧解释,他在琉州的原因。解释完后,吕浩突然想,老板昨晚没回来,这是秘书何先晖告诉他的,他问过何先晖,何先晖莫正南要在省里呆两天,除了开会,还有事情办,具体是办什么事情,何先晖也不知道,吕浩当然也不能多问。本来想约何先晖一起喝个酒,聊聊天的,可何先晖的孩子在学校上体育课时,摔断了腿子,他急着赶到医院去了,他和何先晖的见面也不得不取消。只是老板怎么就知道他到了琉州呢?是何先晖的吗?何先晖不像话多的人,而且孩子摔伤了,他应该是陪在医院里,不会拿这点小事情在老板面前汇报吧?当然吕浩猜测归猜测,在老板面前,他可不敢去问这些的。 “我还在省里有事要处理,下午回来。你小子长进了,孟成林家的大门也为你敞开着,不错嘛。才离开我几天时间,可长出息了。”莫正南的语气听上去很平静,可是在吕浩的耳朵里,这字字句句如匕首突然刺向耳根一般,他似乎看到了大淌、大淌的鲜血,浸过耳根,漫向全身。随之而来的疼痛,遍及全身每一个细胞,把每一个细胞都塞得满满的,膨胀得让吕浩后背便是冷汗淋漓,他没想到那么晚,他的行踪被人注意到了。很显然,他来琉州不是何先晖告诉莫正南的。那么这么晚还在留意吕浩行踪的人,肯定是莫正南的耳目的。莫正南什么时候有耳目,而且耳目这么晚还在为老板盯人,吕浩跟了老板两年,竟然一无所知,想想恐惧感就令吕浩不寒而栗。原来他还真的不懂莫正南,更不懂孟成林。他和他们之间隔着大海,隔着长江,而他竟然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在孟成林面前大谈特权主义,竟然以为孟成林会对这一套话有所欣赏,竟然还以为自己可以改变官场的游戏规则。什么叫无知者无畏,在这个早晨,吕浩算是活明白了,原来他在官场,只是一名无知者。 官场的边,吕浩都还没有摸着,否则他会那么没头没恼地犯下这种低级错误吗?会让莫正南在一大早用电话追进来问他吗?他给莫正南留下怀疑的把柄吗?唉,衙门深以海啊,吕浩居然在衙门内呆了几年,没明白很多道理。他还真的以为怀着干一番事业,一心为公的心境去了林县,幼稚得很。他出入的政府大楼,人员进出管理得非常严格,不仅有武警官兵把守大门,而且进入的人,还得出示身份证,没有身证份,不出去哪个部门办事的,一律不让进。吕浩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相信电视和报纸的,他曾经还把这样的一段话剪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当大力倡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一名共产党的官员,应当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政府办公大楼,尽管是提供给干部办公用的,但由于干部“办”的是“公”事,是为“公”众“办”事的场所,因而就不能冷淡公众,拒绝公众,不能成为公众的禁地。伟人毛泽东过:“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就要求各级官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同时也要求把机关的大门打开,欢迎那些送上门来的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如此,才能“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当然,作为政府机关,为维护正常的工作秩序,出入要有一定的管理制度,但是,制度宜简不宜繁,基点要放在以平等的态度热烈欢迎公众来访上。如果那个宽敞的政府大院容许外来车辆停放,办公大楼里又有热情接待群众的场所,周围群众就不会有“衙门深似海”的疏离感,而会换成一种亲近感。 当时吕浩才刚刚进入琉州市的政府大楼,他还真的相信官员们都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而且他也想着有一天,他做了官后,一定要好好为人民服务。现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