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尽人事 (第1/2页)
第二十六章 尽人事 顾怀袖觉得自己是把脑袋摘下来提在手里,跟胤禛说话的。 她都不记得自己翻着嘴皮子说了什么,等到从那泛着檀香味的屋子里出来的时候,顾怀袖才微微回过神来。 她到底…说了什么… “四爷自然是什么都不怕的,您是天潢贵胄,整个大清都是您家的天下。可民女不过市井小民,求的也不过是个安生日子。您知道,民女天生胆小,所以您可以随意拿捏我。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民女急了,不会干什么吓人的事情。” “哦?”“这消息并未外传,张英老大人家的二公子已经向民女提亲了。” “…”这一刻,胤禛忽然很久没说话。 他看着顾怀袖,可顾怀袖埋着头,胤禛只能瞧见她弯起来的唇角。 这顾三,似乎对说服他很有信心。 然而,在四阿哥看不到的角落里,顾怀袖眼神里却是惶惑不安。 她不确定,胤禛是不是忌惮着张英。 纳兰明珠当初推荐了张英成为太子的老师,张英到底是谁的人,在目前其实还不很清晰。 可胤禛若在太子身边,应当能够感觉到——张英绝非太子一党。 顾怀袖不敢不把字条给胤禛,可并非意味着她没有别的依仗了。 尽管这所谓的“依仗”像是水里的飘萍,浮着,没有根基,也不知是不是随时会被岸上掉下来的石头击沉。 可顾怀袖是溺水者,只能捉住这唯一的一根稻草,是无济于事,还是拯救性命,全在于她眼前这一位爷一念之间。 扳指里藏着字条,乃是王新命藏进去的。 当时顾瑶芳窃走此扳指之后,太子使胤禛找了王新命,问他到底在扳指里藏了什么,而后王新命只说是投诚和贿赂。 可事实上,并非那么简单。 依着顾怀袖看到的来看,这密信上除了王新命巴结太子、递上贿赂之外,另外有很要紧的一条,就是称发现了与太子亲厚的四阿哥胤禛,私下里跟江南的一些官员接触,言语之间暗示的意思很明确——王新命这是向太子告密,说胤禛一直有背叛太子的意思。 顾怀袖不知就里,只能依着这个密信来猜。 可事实上,胤禛心里却是一清二楚。 当时他就觉得王新命此人有鬼,太子问王新命话的时候,王新命问可不可以斥退左右,结果所有人都走了,可胤禛留下了。太子说,四弟是自己人。 那王新命吞吞吐吐,说是投诚和孝敬。 事后,王新命逃命一般去了。 因为在他说话的时候,胤禛一直冷眼看着他。 也就是说,王新命在面对太子的时候并没有说实话。 一枚扳指何故忽然消失?从王新命的角度来看,难保不是胤禛已经发现了自己。 王新命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江南河道官员,指望着从户部捞银子,哪里敢跟阿哥们叫板? 他当时忐忑地回去了,等待着屠刀落下,可胤禛并没有对他动手。 因为,扳指并没有落在胤禛的手中。 他那个时候,只是怀疑扳指之中另有乾坤,有一些隐约的预感,可毕竟缺少最后的证实。 而此刻,胤禛已经拆开了字条,看见两年前王新命留下的字迹,都是朝着太子告密。 他背着手,站在窗前,年纪还不很大,可心思却渐渐老了。 皇宫里的阿哥们,多有超乎寻常人的成熟。 若非是阴差阳错,被顾瑶芳拿走这一枚戒指,若非是阴差阳错,又被顾怀袖将这一枚戒指里的“乾坤”给取回来,胤禛现在又是什么样呢? 他想想,益发觉得步步惊心。 同样这样觉得的,自然也有顾怀袖。 她不过一个被牵连的无辜之人,此刻垂首恭敬整肃地站立,哪里有外界传闻的轻浮模样? 胤禛忽的笑了一声:“你说张家二公子要娶你?” “回爷的话,是。”顾怀袖声音平静,似乎已经不怕了。 “所以你是想告诉爷,张英今次办的河工贪墨河银一案,指不定你的密信,能派上用场?真是…胆大包天。” 胤禛是嘲讽,也是嗤笑。笑顾怀袖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顾怀袖低眉:“民女的诚意,四阿哥已经握在手里了。可民女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民女也自认不是什么惊采绝艳的才女能人,必定不是四爷口中说的‘有用的桥’,想必此河一过,四爷必定要拆桥。” 这话说得忒不客气,也忒难听了。 胤禛没接话,继续听她还能说出些什么来。 于是顾怀袖又道:“民女一条小命,搭一座桥,委实不易。只求夹缝逃生,留一条小命。民女之于四爷,不过是一粟之于沧海,尘埃之于厚土,您轻轻松个手指头,民女就有一条生路了。” “你并非市井小民。” 胤禛转过身,两手在身前,不远处的戏园子还有唱戏的声音,他跟着拍子轻轻用手指点着掌心。 顾怀袖闻言抬头,有些不解。 而后胤禛慢慢道:“市井刁民。” 顾怀袖:“…”能跟爷们抬杠,不是刁民是什么? 顾怀袖不敢反驳,也觉得没必要反驳。 四阿哥怎么认为都无所谓,只要肯放她这小鱼一条活路,她必定感恩戴德。 张英查今年春汛河工一案,抓了王新命,如果这密信捅出去,必定牵连到太子与四阿哥两个人。 即便是证据不足,事情败露,在康熙的心底,可就埋下了疑影儿。 甚至,这事情若到了太子耳中,对胤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