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族规 (第1/2页)
第五章 族规 “崔烨,你给我跪下”族长崔知礼一声暴怒的低喝使厅中本就紧张的气氛更添了三分森然之意,尽管得到的是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也无人敢发一言加以议论。 崔烨脸色苍白,一抬头看到父亲激怒的神色,积威之下,两膝一软跪了下去。 “逆子,自你初入族学,四书五经便念不进去,我原以为你是资质驽钝,加之你自小体弱,又不是长子,我也不过分逼迫于你。本想着你虽不能光大门楣,倒也不至于辱没了家风。后来你沉迷于道家玄学,我虽警戒了你几次,但也不曾真的怪你。毕竟至圣先师也六度求教过玄元皇帝,再说国朝本有道举一科,倒也不失为一条晋身之阶。谁知你这逆子终究成不了气候,只看了几日便又扔过一旁,这也就罢了,我万万想不到的是你胆大包天到竟敢置族训于不顾,跟着那震旦胡妖的妖子妖孙念起了妖经”说道此处,崔破才明白事情的缘由,心中万分疑惑;”信奉佛教何以惹的族长发如此大的无明火。” “你想着念那妖经就可入西方极乐净土,整日里说什么’念佛三昧、十念相续’。更可恨的是你这忤逆子不顾你母亲年高体弱,竟鼓动她断了荤腥,做什么在家居士。我原想着你年龄尚幼,如此行为难免不是受了那妖憎的蛊惑,让你背诵本朝武德四年的傅弈公的<<废省佛事表>>望你迷途知返,现在你且将它背来给众人听听” 崔烨自小虽知父亲爱重大哥远过于自己,却也不曾见到如此暴怒,他自小体弱,念书不进,素不为严父所喜,性格愈发的懦弱,今日一见如此阵势早吓的傻了,那里还说的出半句辩解的话,只是这<<废省佛事表>>当日在父亲的严令之下实在是背的烂熟,当下不假思索顺口而出。 崔破本也知道自东汉明帝佛法初传入中国,儒、释、道三家即斗争不断,尤其是北朝之时魏太武帝一道诏令:”一切佛法胡经,尽皆烧毁;沙门无论老幼,悉数活埋”造就了无数佛寺的断壁残垣及数十万僧人的累累白骨。仅仅是百余年后,元气尚未恢复的佛教又遭北周武帝的再次灭佛,毁塔烧经不可尽数,抄没佛寺四万余座,逼令还俗百余万人。而这两次历史著名的法难后面都闪动着儒、道的影子。魏太武帝奉天师道寇谦之为师;而北周武帝灭佛后即奉儒学为正宗。这中间的关联已不言自明。有唐一朝,虽曰儒、释、道三教并举,但是从唐初的高祖、太宗崇道抑佛,到则天武后的大肆佞佛,打压道教。再到玄宗继位后的重立道教,这其中斗争之激烈、手段之残忍实不足为外人道也。而这傅弈的<<废省佛事表>>不过是历史的延续而已。,只是不曾想到儒家正统的崔氏对佛教竟是如此的恨之入骨。嗟叹之间,只听得耳边传来阵阵崔烨的诵书之声 “妖胡渐入而滋胜,太半杂,缙绅门里,翻受秃丁邪戒;儒士学中,倒说妖胡狼语。兼复广置伽蓝,壮丽非一。劳用工匠,独坐胡泥。撞华夏之洪钟,集蕃僧之伪众,动淳民之耳目,索营私之货贿…”不一时已将此文背诵完毕,竟是无漏一字。崔破心中大大佩服。只是崔烨心中惊骇,声音不免打颤,将一篇美文念的磕磕巴巴,不免美中不足。 “噢!你记的倒是还挺清楚,,那为何还不明白那妖胡的荒谬之处。反而明知故犯,沉迷愈深。逆子,今日我虽欲饶你,但家法须饶你不得”说道此处,崔知礼已是声色俱厉“崔知信,你掌管族中家法,这逆子所犯之事该如何处置?” 崔知信是一个面目黧黑、年龄在四旬许的偏瘦中年,闻声站了起来,瞟了一眼崔烨,也只能微叹一声道;”依家法,事胡神者,初犯禁足一年,鞭笞五十;如有再犯,逐出宗族,永不放还” “既如此,那就执行吧!其余人等当戒之,凡有敢事胡神者,当以此例” 崔知信挥挥手,厅中一旁走出两个手拿长鞭的汉子,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长鞭油浸的深了,竟呈乌黑之色。将那犹在发傻的崔烨一把摁倒,只听”啪、啪”声响,行起家法来。。 这时,女眷堆中传出一声”阿母”的叫喊,原来是崔烨的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