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故人 (第1/3页)
第三章 故人 内史令是王的心腹,即使王命,也不会离开王驾所在的方圆一里。仅是如此的话,尚只能算是近臣,甚至是幸臣,可是,内史令还领着直秘监正印。下设通政、中御二司的直秘监不仅负责奏书、诏命的上传下达,还负责宫中人事,包括宫廷内卫的任命、调遣,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样的职位肯定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典范。 内史令萧漠从羽桓驾崩就开始等待王命。一般来说,新王即位的当天就会重新任命内史令,随后会给予前任内史令品阶至少相当的官职。只是,萧漠这个内史令直到新王即位的第三天,仍然顶着“现任”二字。 即位的第三天,易洛仿佛是终于想到萧漠了。一个宫人将王命传达给萧漠——昌德宫晋见。 昌德宫离雍和宫不远,却是一座冷宫——曾经幽禁王后沐雨的冷宫。 走进积满灰尘的破败宫殿,萧漠异常的平静。穿过前殿,他看到正殿中负手而立的易洛,一身玄色王袍,背对门,正看着殿内的一幅楹联。 “臣奉旨晋见,吾王万安!”萧漠依礼参拜,注意到殿内并非只有王一人。 易洛转过身,冷淡地说了一句:“免礼,萧大人。” 萧漠谢恩,随即听到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 “草民沐清参见内史令大人。” “不必多礼!”萧漠谨慎地回答,却因为那熟悉又陌生的姓氏而心念微动,有些明白易洛为何在此见他了。 在宣读紫华君书写的那份诏书时,萧漠便开始做迎接今天的准备了——当年正是他强行从沐王后手中夺过大王子,命令宫卫将之押往昌德宫的。 易洛从不是宽厚之人,在朝臣的风评中,行事阴狠毒辣是最常出现的字眼,萧漠对此相当清楚。 萧漠保持恭敬垂首的姿态,即使感觉到王若有所思的目光,也始终没有动弹,直到那个温文尔雅的声音再次响起:“内史令大人还记得清吗?” 清?沐清?沐清! 萧漠讶然抬头,看向站在王右手边的沐清。 “沐公子!”萧漠终于将眼前温润如玉的公子与当年白王身后那个故作老成的男孩联系起来。 “王,草民所言非虚吧?哪怕所有人都不记得草民了,内史令大人也一定记得!”沐清愉悦地笑言。 易洛抬了一下唇角,便当笑过了,却也真正看了一眼萧漠,话语如刀:“朕该想到的,与白王有关的一切,对父王忠心耿耿的内史令又怎么会忘记呢?” 萧漠坦然地承受了王的目光。 他一直知道这位王恨着白王。 一年前的事情更让他知道了,这位王对白王的恨意有多深。 他从那时便担心这份恨意会让易洛步入歧途。他也将这份担心告诉了羽桓,可是,羽桓总是笑而不言。直到羽桓病重,再次言及储位时,羽桓才对他摇头叹息:“他也是白王的弟子!恨有多深,在意便有多重!白子风啊白家人” 沐清笑容依旧,眼中却充满怀念:“怎么能忘?无论家人说了多少,我都忘不了跟着白王身边的日子!” 易洛扬眉,萧漠却清晰地看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无奈。 伸手按住表面已然斑驳的宝座扶手,易洛转头掩去自己的神色:“萧大人,朕打算仿圣朝旧制,立尚书台,将通政司从直秘监分出。而朕希望您继续担任内史令。” 萧漠难掩一脸诧异之色。 他设想过很多,就是没想到易洛会说这样一番话。 易洛抚过扶手上的每一个刻痕,慢慢地说:“朕身边除了沐清没有可信之人,而沐清是要拜相的,内史令一职无人可当。” “王相信微臣?”萧漠无法不惊讶。 “先王选了朕,而您对先王的忠心无可置疑!”易洛说得漠然“朕会永远关闭昌德宫。” 原来如此。萧漠懂了。 “臣敬从王命。”萧漠答应,毕竟易洛已经给出承诺。 “待紫华君回朝,朕会宣布此事。在那之前,请子静继续做好内史令的差使。”易洛改了称呼。萧漠,字子静。 “是。”萧漠恭敬行礼。 “你先退下吧!” 偌大的昌德宫只剩下易洛与沐清。沐清陪着易洛走过宫内的每一间房,看着易洛将一扇扇殿门细心关上。两人都沉默着。直到他们绕回正殿,易洛将那扇沉重的乌木门合起,缓缓走下汉白玉台阶,沐清看到易洛忽然转身,盯着那扇殿门出神。 “王?” “沐清,我一直说自己恨白王,到今天,我却亲自来关闭昌德宫。你说可不可笑?”易洛无奈地笑了,轻声问陪着自己一路走来的沐清。 沐清没有笑,缓缓走到他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