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4页)
第三章 转天一上班,邹云跟李汉一打过招呼,就自驾车去了北京。 邹云走后没多久,李汉一来到冯仲办公室,脸皮像是被三九天的西北风吹过似的,僵硬得没点活气。 冯仲招呼他坐,他就一屁股坐进了双人沙发。冯仲琢磨着,李汉一这张欠收的脸,与邹云的花事是否有关系呢? 冯仲走到办公桌旁,小角度转了一下脖子,不动声色地看着李汉一。 李汉一架起二郎腿,两条胳膊缠在胸前,一副往回使劲的样子说,冯局长,刚才机械厂周书记来电话,说孙厂长被职工打伤了,现在职工医院里。 冯仲咧了一下嘴,见怪不怪的口气说,他也给我打过电话了,我正想着去你办公室,你就来了。 李汉一掏出软中华,抻出一支点燃,身子往下滑了一截说,好像是肋骨,折断了几根。 冯仲两只手合在一起,捏着,点点头,没再吱声。 李汉一叹口气,站起来,望一眼窗外说,听说打孙厂长那小子,是个电焊工,从前有过一年的劳教记录。 冯仲说,李局长,这可是个信号,在买断工龄这件事上,红眼的人,还会越来越多。 能源局职工买断工龄这件事,没那么简单,不是谁随便填写一张表格,就能把自己的身子,从企业里买出来,局里对此有专门的政策,规定了八种人不可以买断工龄。 离退休人员; 工龄满三十年的职工;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有培养前途的中层干部; 重要岗位上的业务骨干; 劳教和刑满释放人员; 受过行政党纪处分人员; 离岗两年以上的挂靠人员。 李汉一把玩着手里的烟头,来回踱着碎步,无可奈何地说,冯局长,我想现在去医院看看,不知你有没有空? 冯仲不假思索道,我陪你去医院,李局长。 李汉一吐口浓烟,伤脑筋的表情,挂了一脸。 眼下,买断工龄这件事,还没有进入正式cao作阶段,部分压力大,硬骨头多的单位,到现在也没把打算买断的准人数报到局里来,昨天李汉一为这件事,分别跟两家磨磨蹭蹭单位的行政一把手,板着脸说了一些叫人下不来台的话。 冯仲在买断工龄的具体事宜上,言行比较谨慎,是能躲就躲,能藏就藏,露脸的机会尽量都让给李汉一。他这么靠边走,给李汉一的说法是工程上的事不让他省心,折磨得他白天没精神头,夜里疲软,做梦都不在上江。 就在李汉一和冯仲要去医院时,机械厂的孙厂长给李汉一打来电话,说他没啥事,这会儿已经回厂里了。 李汉一把手机,放到冯仲的办公桌上,又摸出一支烟,捏着,捻着,并不急着点燃。 冯仲看他这样子,猜想他此时不打算马上离开,就拿出一盒茶叶,摆到桌子上说,李局长,你尝尝这个,黄山*毛峰。 李汉一笑道,就现在这心情,喝你这好茶叶,那不是糟蹋东西嘛! 冯仲说,败火,喝一杯,你就痛快了。 李汉一道,好吧,败败火。 给李汉一泡上茶,冯仲寻思了一下,就没有用自己的专用玻璃杯,而是陪李汉一用一次性纸杯。 两个一次性纸杯放在了小茶几上,李汉一和冯仲,分别坐进茶几两头的单人沙发里。这时李汉一一抬头,看见了自己的手机,就起身去取,在回来的路上,把铃声转换成了震动。 突然间,李汉一心里滚了一下,产生了跟冯仲交流一把的欲望,具体讲就是说点远离办公室的话。可是等到坐下来,李汉一刚刚萌生的渴望交流的感觉,又翻了个儿,某种说不清的别扭劲,这时把他的心又扰乱了。 自打他跟冯仲搭班子以来,在重大,或是关键问题上,他感觉总是找不到那种沟通的感觉,认为冯仲这个人飘忽不定,让自己总是绷着神经跟他相处,而且也处不到和谐的程度。 李汉一便想起了今年元旦下基层走访时,他和冯仲的身份就很难分出主次,彼此间进门互相让,握手来回推,讲话都谦虚,照相全后退,搞得一些被慰问的职工眼都看花了,弄不明白冯仲现在究竟是能源局的局长,还是副局长,瞧李汉一对他的谦让劲,他倒不像是个副局长。走访回来,李汉一的爱人对他说,电视上的你在慰问过程中,说话和走路哪像是一把手啊,身上的配角气息太浓。事后,爱人的这种看法,李汉一从几个亲近的下属嘴里也听到了,于是就让局电视台台长,把他这次下去慰问的新闻剪辑到一盘带上,从头看了一遍,感觉自己的形象,确实有问题,个性不鲜明,形象不突出,很难让观众从领导堆里一眼就看出局领导班子是以谁为核心的,心里不禁堵得慌。 李汉一的人生阅历,按说撑得住他在能源局的工作理念。他毕业于南开大学,他是从一个技术员起步,带着知识分子的热情和清高,一脚一个墨水印,走到现在这个位置。回首经过的路途,这一步步迈的尽管有算计,有躲闪,有争斗,有流血,私欲也时常在心头发芽,可他脆弱和清高的知识分子秉性,最终使他的良心,还是在他的胸口里装着。 李汉一看了一眼冯仲,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