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第1/5页)
飞越大洋的第一句话 居鲁士.W。菲尔特 一八五八年七月二十八日 新的节律 自从称为人的特殊生物溜上地球以来,在几千年或几十万年的长时期内,尘世间的运动速度高不过马的奔腾、滚滚的车轮和荡桨扬帆的船只。在我们称之为世界历史的那个充满人类意识的狭小空间里,技术上的长足进步却没有明显地加速运动的节律。华伦斯坦军队的进军并不比恺撒军团的进军来得快,拿破仑军队的行军速度并不比成吉思汗游牧部队的行军速度更为迅速,纳尔逊的三桅战舰横渡大海只比诺尔曼人的海盗船和腓尼基人的商船略快一点。洛特·拜伦在他从蔡尔德到哈罗德的旅行时一天所行的里数并不比奥维达斯去黑海流放地一天所行的里数更多。歌德在十八世纪的旅行不比使徒保罗在公元初期的旅行更舒适、更迅速。各个国家在空间和时间上相互隔离的状况,拿破仑时代如同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一样,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物质的反抗仍然战胜人类的意志。 只是到了十九世纪,尘世间的速度和节律才有了重要的变化。在十九世纪一二十年代,各族人民、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交往比过去几千年都要快。从前需要一整天或很长时间的旅行,现在由于有了铁路和轮船,几刻钟或几分钟便可完成。诚然,那个时代的人对铁路和轮船的新速度感到欢欣鼓舞,但是这些发明毕竟容易为人理解,因为这些运输工具只使那迄今所知的速度增加五倍、十倍、二十倍,人们在观感上仍能跟得上这种速度,而且对这种表面的奇迹能够解释得通。而电在初期所显出的作用就完全出人意外。电,即一个已诞生在摇篮里的大力士,冲破了一切现有的法则,突破了一切有效的范畴。我们这些后来人绝不可能同样体验到那一时代的人对电报的最初功效所表现出来的无限振奋人心的惊讶——昨天从莱顿瓶还只能产生指节骨那样一英寸长的、几乎觉察不出的小小电火花,现在突然像获得魔力一样,能够越过国界,跨过山冈,传至四面八方。那种几乎还没有想完的思想,那些墨迹未干的字迹,可以在同一秒钟内被在几千里路之外的人所接收、阅读和理解;在极小的伏特电棒两极之间振动的看不见的电流可以从地球的一头传到另一头。物理实验室里的玩具似的仪器昨天还只能通过摩擦玻璃片来吸住几片小纸,今天却可以使人类肌rou的力量和速度成几百万倍和几十亿倍地增长,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变更轨道,照亮街道和房屋,就像看不见的气流在空气中流动一样。只有这一发现才使空间和时间的关系发生了自创世以来最有决定意义的变化。 一八三七年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电报第一次进入了迄今人类孤寂的生活。关于这一年我们的教科书里也很少提及。遗憾的是,教科书总认为,叙述一些个别统帅和民族的战争与胜利要比叙述人类真正共同的胜利更为重要。在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方面,近代史上没有一个日期可以同这个时间价值的变革相比拟。自从在巴黎可以同时知道同一分钟内在阿姆斯特丹、莫斯科、那不勒斯和里斯本发生什么事情以来,世界已经变了样。还须再走最后一步,那时世界的其他部分才能加入那种伟大的联系,从而创造出全人类的共同意识。 可是大自然与这种最后的联系作对,设置了一道屏障,大海两岸的所有国家仍被相互阻隔了达二十年之久。因为电线杆上有绝缘瓷瓶,电火花可以自由地传导,可是海水却要吸收电流。在没有发明使铜线和铁线在液体中完全绝缘的方法之前,便不可能在海中铺设一条电缆。 幸好现在正是技术进步的时代,一种发明会对其他的发明有所裨益。在陆地电报推广运用之后没有几年,人们发现马来亚树胶是一种适合在水中使用的电绝缘材料。现在可以开始把大陆对岸的最重要的国家一一英国同欧洲的电报网连结起来。一位名叫布雷特的工程师在布莱里奥特的地方铺设了第一条电缆,几天以后,他在同~个地方乘飞机第一个飞越英法海峡。一桩愚蠢的意外事故使即将成功的事业化为泡影,因为法国布洛涅地方的一位渔夫以为捉住了一条特别肥大的鳗鱼而把已经铺设好的电缆拖出水面。一八五一年十一月十三日,第二次铺设终于成功。从此英国就被连接了起来,欧洲因此才真正成为欧洲,即成为同时用一个大脑、一颗心脏来体验时代所发生一切事件的生物。 不言而喻,短短的几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必然会在同时代人中产生无限的勇气——因为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正是短暂的一瞬吗?人们试验的一切都得到成功,一切都进行得像梦幻一样的神速。仅仅几年,英格兰同爱尔兰,丹麦同瑞典,科西嘉岛同欧洲大陆便都用电报连接了起来,有人已在探索把埃及以及印度同欧洲电报网连接起来。但有一块大陆,恰恰是最重要的大陆——美洲似乎注定要被长期排除在这个伸向全世界的电报网之外。因为单独用一根电缆如何穿越大西洋或太平洋呢?这两个大洋在其广阔无垠的海洋中也无法建立中转站。在电的童年时期,一切因素还不了解:海的深度还没有测出,人们还只能大致了解大洋的地质构造,还没完全试过一条铺设得这么深的电缆是否能经受得起海水中无限地堆积起来的物质的压力。即使技术上可以在这么深的海底安全地铺设一条如此漫长的电缆的话,那么哪里又有艘能够装得下长达两千英里的铁线和铜线的大船呢?哪里又有这样大马力的发电机能不间断地远距离输送电流呢?这段距离乘轮船航行至少也要两三个星期哪!所有的条件都不具备。现在还不清楚在这世界海洋的深处是否有会使电流发生偏移的磁流在旋,人们还没有足够的绝缘体,没有准确的测量仪器。人们只能认识电的一些早期规律,正是这些早期规律把他们从千百年的昏睡中唤醒。只要一有人提到大洋铺设计划,科学家们便激烈反对说:“荒谬!不可能!”技术人员中最勇敢的人也认为“以后或许可以”甚至为电报事业作出丰功伟绩的莫尔斯也这个计划太冒险。不过他预言般地补充说,要是横渡大西洋的电缆铺设成功的话,这将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功绩” 要完成一项奇迹或一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