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组织部长2_第七章黑照惊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黑照惊魂 (第2/3页)

人大常委会,而且事先进行周密的安排,列席人员分坐不同的角落。县人大共计九名常委,县委列席人员有七位,加上其他列席人员,一位人大常委身边有一位监督人员。这次投票,提名人员几乎满票通过。韩江林认为,这样的监督似乎是对民主赤裸裸的强xx,但他不能表达任何异议,只能忠诚地执行。事后,他曾经感慨民主进程之艰难,认为时下某些民主形式,不过是把不合法的问题合法化而已,民意并没有得到自由、公正而公开的体现。

    "不执行政策,上级骂;执行政策,下级骂,两头受气。"王朝武把手上的材料往桌上一摔,"下一次我向县委建议,你还是回到组织部,一心一意抓这边的工作。"

    权力的欲望让韩江林心里一喜。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他太希望获得有权、受社会尊敬的感觉了,何况一个孤儿从小受到社会歧视,如今有咸鱼翻身的机会,他怎么会不紧紧抓住而轻易放过呢?不过,他相信王朝武说的并非真心话。做为一个退伍军人成长起来的干部,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听话,对领导的指示忠贞不二,何况他也有权力欲望,现在只当副书记,上有书记,下有部长,副书记实际就是空头书记,因此,屠书记不叫他撤退,他会以领导命令这个高尚的理由,坚守阵地到最后一秒的。

    韩江林怎么都想不明白,以社会的角度评价,王朝武与屠晋平相比,屠晋平吃喝嫖赌样样俱全,自从和杨卉的关系闹得沸沸扬扬,社会上已有人称他为"五毒书记"。而王朝武还保持着军人的严谨作风,工作上能够急群众之所急,生活上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可韩江林就是对他亲近不起来,甚至对他有意见。水至清则无鱼,是不是他严谨的作风令人敬而远之?还是因为他直接分管组织部,在心理上对自己产生了一种威压,于是,就像伦理学中的隔代亲现象,对自己的父母亲感到害怕,却乐意亲近隔代的爷爷奶奶?

    王朝武好像遭遇了什么,心神不宁。韩江林问:"没什么事吧?"王朝武看了韩江林一眼,确信他是真正的关心之后,伸手把桌上的材料轻轻推过去。韩江林拿起材料,边看心里就越发沉重起来。

    材料自市邮局递给,落款为白云一公民,上面列举了近三个月来到王书记家走动的所有干部的情况,包括他们带了一些什么东西,甚至还有几张照片,清晰地照出了几位聘干和副科级干部提着东西上王朝武家的情形。韩江林抬头看了王朝武一眼,心说,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上门求你。

    王朝武懂得他目光的含义,拍着胸脯说:"我以党性保证,我没有收过任何东西,有些东西我当场就退回去了,退不掉的,我让办公室退了回去。"他头一低,"当然,农村老百姓来看我,带了一些农产品,我不好意思退,但是,我有请他们吃饭,花钱买礼物打发他们回去,也算来而不往非礼也。"

    王朝武看着韩江林:"黑灯瞎火的,这照片是用什么拍的?"

    "红外照相机。"韩江林说,"你应该搬离那平房,县委上次不是给你安排了楼房吗?"

    王朝武凄笑一声:"我一个交流干部,孩子出去了,就我们老两口,四海为家,住平房方便。"

    韩江林想起手机上"小心"的提示信息,背上嗖嗖发冷,对王朝武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的同情。王朝武到白云才三四年,平时也没有和什么人结仇,怎么会有人拿着相机到他家门口守候呢?从材料的时间上来看,守候的时间已经不短,没有深仇大恨,谁会有闲情做这样的事?如果是敲诈,信上就应当直接提出,可信直接寄给了王朝武,却没有提出任何条件,莫非仅仅是警告?监视是一个人所为,还是几个人?如果背后是一个组织活动,说明这个组织已经结成了一个帮派,成为带着某种目的干非法勾当的黑社会组织,这样的话,它的存在不仅对王朝武,包括对其他群众、乃至于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韩江林说:"我觉得这事应当交由公安来处理。"

    "不不不,"王朝武立即否定,"领导是公众人物,如果是一般群众对领导进行监视,可以说不犯任何法规,再说…"他吞吞吐吐地把下面的话咽回肚子里。

    韩江林反驳道:"王书记,这是你的不对,我们欢迎正常的监督,但以特务潜伏的方式进行监督,是对领导隐私权的侵犯,属于非法行为,纵容这种非法行为,就有可能使它形成为一种流行病,危及更多人的安全,甚至危害公共安全。"

    王朝武苦笑道:"不要把事情想象得那么严重,也许是我坚持清退政策,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他们寻机报复而已。"

    韩江林自己也曾受到潜在的威胁,他敏锐地觉察到,这种社会组织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可能是初始形态,不具备严密的组织性,但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其中的成员觉得在法律的空隙里走钢丝,并获得现实利益之后,其结构和组织有可能逐渐严密起来,凝聚力也更加强大,逐渐向黑恶势力发展。在脓疮刚出现的时候及时处理,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他还想劝王朝武报案。王朝武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组织对社会的威胁,更多地考虑个人的处境,说:"身正不怕影子歪,报了案,传得沸沸扬扬,传到不明真相的群众耳里,最后会跑调的。"

    群众有可能会被蒙蔽,这有一定道理。韩江林问:"真的就这么算了?"

    "这事到此为止。"王朝武肯定地说。

    隔壁屠书记的办公室门打开,政委与屠书记告辞,韩江林赶忙对王朝武说:"我们都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想一个万全之策。"

    书记专车在楼下等候,屠晋平在副驾上坐了。小城人不讲究,副驾视野开阔,也便于别人看见,也就成了主座。韩江林在后排坐下。屠晋平说:"武装部提出了缺编的四个乡镇人选,有时间你们配合武装部下去考核一下。"

    "嗯。"韩江林愉快地答应。除了免去民族局长黄仕林职务的提名,这是他接受的第二项干部考察任用工作任务。

    来到顺天酒楼,屠晋平领着韩江林直上二楼。欧成钧和书记秘书小伍正嗑着瓜子等候。欧成钧的丈母娘杨胜芝原是镇人大副主任,和屠书记是同县老乡,又有女婿在办公室当主任,加上自己的一些老关系,不愁客源,提前退休开起了这家酒楼。

    听到屠书记来到,杨胜芝热情出迎:"书记工作真辛苦,小伍十一点来安排的饭,一锅好rou差不多连骨头都炖烂在锅里,捞不起来了。"

    对这种纯民间式的幽默,不需要动脑筋,屠晋平摆出一副平易近人的姿态,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